安塞腰鼓是哪个地区的

学科知识库2023-09-18 17:25:30

安塞腰鼓是陕西省传统的汉族民间舞蹈,历史悠久,据考证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。历史发展中,安塞腰鼓融合了舞蹈、武术、打击乐、吹奏乐、民歌等多种艺术为一体,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。

安塞腰鼓是哪个地区的?

安塞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鼓舞形式,尤其是延安地区的安塞县、榆林地区的横山、米脂等地最为盛行,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,安塞腰鼓起源于榆林横山,在明代后期,由于灾荒与农民起义,安塞已经人烟稀少,安塞人由榆林横山迁过来,也把横山的腰鼓带到了安塞。

安塞腰鼓的民间传说:

1、军事起源说

据说,古时安塞县地处陕北高原的腹部,紧邻北方的少数民族。自秦朝设立高奴县以来,一直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,战乱频繁,有“上郡咽喉”“塞北锁钥” 的称号。“安塞”之称,即“安定边塞”的意思。据传最早秦汉时期,守卫长城的将士除了主要兵器之外,也会在腰里别着腰鼓。打仗的时候可以击鼓为号,传递信息。两军对阵的时候,打鼓也可以用来鼓舞士气。战争结束,腰鼓表演也可以庆祝胜利。此后代代流传,在和平年代变成了人们庆祝丰收、休闲娱乐的活动。

2、宗教起源说

古时,安塞地区是个气候灾害严重,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,尤其旱灾频繁发生,尤其明朝时期,人们由于战乱经常吃草和树皮,乃至人吃人的悲剧。由于该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,思想比较落后,在遭遇天灾人祸的时候,人们以击鼓的方式祈求神灵的庇护,寻求心里安慰。民间“开春鸣锣鼓,一年四季驻太平”的说法,闹秧歌、打腰鼓的目的就是为了祭神。腰鼓队在村子里的庙前面表演之前,伞头还会代表大家唱一段专门的“拜庙歌”,祈求风调雨顺,驱邪避灾。

3、耕作劳动说

安塞的节庆习俗常有打腰鼓、闹元宵的活动,这是反映群众思想情感和生活风俗的印象。当地以耕种方式谋生,每天勤恳地耕地、施肥、收割,这些生产方式的动作逐渐演化成安塞腰鼓中的跨步、弓步、缠腰、俯身等艺术性动作。在长期的劳作之后,休闲之余用打腰鼓的方式暂时忘记礼教和戒律的束缚,同时也祈求来年风调雨顺、幸福安康。

安塞腰鼓的艺术特色:

1、种类特点

安塞腰鼓从打法上可以分为文鼓和武鼓两种。文鼓以扭为主,秧歌风格,轻打;武鼓以打踢为主,武术风格,轻扭,且动作难度大,运动剧烈。“武腰鼓”是衡量一个人腰鼓技术高低的主要标准,也是安塞腰鼓艺术性的体现。随着发展,文鼓和武鼓两派融合,形成腰鼓、秧歌、武术的融合形式,称为“式子(舞姿)慷概,码子(鼓功)硬”。

安塞腰鼓从表演形式上可以分为路鼓、场地鼓和舞台鼓三种。路鼓也称为“行进鼓”“过街鼓”,即行进走路表演。其动作简单,幅度较小,常用“一字步”“走路步”“马步缠腰”等动作,队形有“单过街”“双过街”“单龙摆尾”“双龙摆尾”等;场地鼓即在广场或指定场地表演的安塞腰鼓,这种表演形式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,队形整齐、动作一致,但灵活多变,动作潇洒,常用的队形有“神楼”“古庙”“神前挂金牌”“富贵不断头”“和尚游门”等;舞台鼓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安塞腰鼓,通常人数在8至12人不等,时间短,内容精炼,对表演者的技术要求高。

2、表演特点

安塞腰鼓表演时间于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、庙会或丰收等喜庆日子,人们走乡串户拜年、庆祝丰收、祭祀神灵,以求风调雨顺,寄予美好生活追求。安塞腰鼓的表演人数少则几人、几十人,多则数百人,多为20岁至40岁的男性表演者,表演人物有伞头、鼓手、拉花、蛮婆、蛮汉等角色,有时还伴有“跑驴”“水船”等其他民间艺术。

传统的腰鼓表演,先根据表演场地的大小,绕场踢打一圈,将非表演者赶退,空出场地,此环节叫做“踢场子”。场地空出之后,腰鼓队在“伞头”的带领下,朝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朝拜,然后从四个方向进行“路鼓”表演。由两名伞头领队,其后跟随着头路鼓子和拉花列队,队伍后边还跟着蛮婆、蛮汉等角色,自由扭动、逗乐。

随即进行“场地鼓”表演,锣鼓齐鸣,开始踩大场、走队形,走成圆形大圈。这时伞头站在场地中央唱“秋歌调”,站在圆圈上的演员慢转圈,并帮腔(重复每段的最后一句)。

唱完后,伞头退出场地,挎鼓子和拉花表演,这段表演队形变化多样,不受时间限制,表演人数有单人表演也有集体表演,各显其能。众鼓手在头路鼓子的指挥下,击鼓狂舞,彩绸飞舞,现场气氛达到高潮。这一段结束后,穿插表演“跑驴”“水船”“高跷”等节目,再接着表演腰鼓。

上一篇:庠是哪个朝代的学校 下一篇:东北的城市有哪些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