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时期四大著名战役

学科知识库2023-11-16 17:42:47

对于战国时期战争的学习,就能很清楚的了解战国历史进程的拐点。所以为大家列举一下战国时期的四大著名战役,辅助大家对中国早期历史的学习。

战国时期四大著名战役

1、长平之战

是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(一说是周赧王五十五年农历四月至九月间,又一说是周赧王五十四年年初至五十五年九月),秦国率军在的长平(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)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。赵军最终战败,秦国获胜进占长平,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。

2、马陵之战

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,近代显示战场位于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附近(另有大名、鄄城、范县、濮县诸说),这次战役中利用的弱点,制造假象,诱其就范,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。

马陵之战发生于周显王二十八年(公元前341年),发兵攻,韩国向求救。齐国应允救援,以促韩国竭力抗魏国。以田盼为主将,田婴,为副将,孙膑为军师,运用“围魏救赵”战法,率军直趋魏都大梁,诱使魏军回救,以解韩国之困。又用“减灶示弱”的方法,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,并俘虏了魏太子申。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,失去霸主地位。

3、桂陵之战

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,发生在河南长垣西北。公元前354年(周显王十五年),魏围攻赵都邯郸,次年赵向齐求救。齐王命田忌、孙膑率军援救。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邯郸,国内空虚,于是率军围攻魏都大梁,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。孙膑却在桂陵(一说山东菏泽,一说河南长垣)伏袭,打败魏军,并生擒庞涓。孙膑在此战中避实击虚、攻其必救,创造了“围魏救赵”战法,成为两千多年来军事上诱敌就范的常用手段。

4、城濮之战

城濮之战,是周襄王二十年(公元前632),晋、楚两国在魏国城濮(山东鄄城西南)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。兑现当年流亡许下“退避三舍”的诺言,令晋军后退,避楚军锋芒。子玉不顾告诫,率军冒进,被晋军歼灭两翼。楚军大败。

战国时期的战争有什么影响

消极的一面主要体现在:长期的争霸兼并战争会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的人力、物力、经济等损失,带来巨大的灾难,数十年百姓流亡、家园破碎、亲人难圆等。

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在:大国争霸的结果促进了奴隶制的衰亡,也为社会的发展、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制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。在大国争霸中,各大国兼并小国,开拓了疆土,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。在大国争霸过程中,华夏族和周边各部落的联系、交往、融合加强了,形成了以东方的齐国、南方的楚国、西方的秦国。北方的燕国为主的民族融合中心,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

战国七雄的实力排名

一、秦

秦国在战国七雄中是一个颇具实力的国家,被誉为是把中国历史从封建时代带入了统一帝国时代的先驱。秦国曾经获得遍布华北的河山,有丰厚的土地资源和人口优势,这也使得秦国成为了当时的霸主之一。加上秦国崇尚法家思想,推行中央集权,形成了推行高效的组织管理和治理体制,因此,秦国在当时的战争和领土扩张方面表现得非常卓越,最终统一了六国,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——秦朝。

二、齐

齐国在当时也是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家,它的地理位置处于当时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带,有着沿海河流丰富的港口资源,因此,齐国经济和商业非常发达,物产丰富。而且,在当时常常是被赞誉为是文化艺术的中心,拥有物质财富和文化资源的双重优势,因此在当时受到其余六国的广泛认可。

三、魏

魏国位于华北平原,是战国时期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。它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出色的攻城能力,曾经经历过数次军事斗争的考验,这让魏国成为了另外几个国家的对手。历史记载中,魏国的制度性是比较宽松的,曾经有铁板政策,允许子女选举,这让魏国在文化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。

四、赵

赵国的实力一直处于较高的位置,这主要源于赵国对社会制度和民族意识的认识深刻,具有强大的意识觉醒。同时,赵国在当时北部草原地区占有独特的地理优势,对当时战争活动的掌握更为精湛,因此在当时也是一个强大的国家。

五、楚

楚国的势力一直在不断扩张,曾经强势扩张到了华夏中心地带,成为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。楚国精于水战,在近百年中一直占据江汉流域,同时也拥有传统的荆楚文化,因此在文化上也颇具优势。

六、燕

燕国的位置地理位置比较偏僻,靠近海边,但它经济的基础仍然健全。燕国的人口较少,但是人民身体力行、积极参与,因此它在战争中拥有一支相当强悍的部队,能够凭借强悍的战斗能力和整体能力,凭借出色的军事素质获得主动权。

七、韩

韩国在战国中算是弱季,同时因执法秉法谨慎,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影响了发展,但韩国实力也曾经在某些时候表现出突出之处,如在长平之战中袭卸赵国重兵,上大气战胜割据一方的魏国和派遣申不害为首的百人斩行动等。

拓展资料: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

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,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,春秋战国时期,随着生产力的发展,表现是铁犁和牛耕技术的进步,导致了生产关系的变化,表现是西周以来的政治上的分封制遭到破坏,经济上的井田制遭到瓦解,私有制出现。

当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时候,就必须要调整生产关系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,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或者变法本质上就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,也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,是历史的进步,所以讲变法是必然的。

通过变法,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,促进了社会的进步,中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发展到了封建社会,生产关系方面确立了私有制的地位,是历史的进步。

上一篇:春秋战国时期学派分布的主要特点 下一篇:唐代官职品级一览表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