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学生家长育儿经验分享

智慧育儿2023-05-12 17:46:15

孩子一进入初中,就会正式迎来青春期。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也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。初中的青春期孩子可能会出现诸如叛逆、早恋、厌学等问题,许多孩子都是因为在初中没有受到正确引导,误入歧途,毁掉了自己的后半个人生。

初中学生家长育儿经验分享

经验一:不要轻易对孩子发火。

我们觉得,经常对孩子发火。会出现两种结果。一是她已经习以为常了,觉得你发火没什么大不了的事,二是会因为她胆小而惧怕你,使她对你望而却步。如果经常发火,她就会报喜不报忧,家长就了解不到孩子的真实情况,这样教育起来就会被动。教育孩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只能慢慢来。

经验二: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,并培养她学会休息和调整。

好奇心、丰富的想象力和争强好胜是孩子成长的三大要素。因为孩子天性好玩,在这方面就要保证孩子有充裕的机动时间去玩和放松,去做自己喜欢的事。同时,孩子每天要上很多课,非常辛苦,每天回家都很累。在这方面,作为家长,一是为孩子做好各种后勤服务工作,加强补充营养,帮孩子解乏;

二是教孩子自己学会休息和调整。比如听听音乐,闭目养养神、轻松活动一会儿等等。等疲惫过后马上是一个智力的高峰,在这个时段内,再要求孩子完成作业和阅读课外书籍。

经验三: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。

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,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品质,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。多给孩子以欣赏的目光,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,看到她的一点点进步,肯定她,坚持鼓励她,耐心引导她,平和看待她,并以实际行动支持她,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,这一点是很必要的。

经验四:注重与孩子日常交流,帮助孩子克服缺点。

我们非常注重与孩子的交流,让她说同学的优缺点,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需要改进。比如我们的女儿好犯粗心大意的毛病,总是把加法当减法,减法当加法。我们就设计一些作业,其中有许多粗心大意的错误,故意请她当“老师”批改。反复训练几次,在这方面的错误明显减少了。针对她吃饭慢的不良习惯,我们就想办法培养她做事快的习惯,给她讲明道理:只有把自己的事尽快做好了,才有时间玩或学别的东西。

经验五: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。

教育子女的责任,要由父母共同承担,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;同时,父亲和母亲要为对方承担教育责任创造条件,在教育孩子上有分工有合作,不应单方独揽“大权”;只有在父母共同承担教育责任、对子女的教育影响力和谐互补的情况下,才有可能全方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。

经验六:加强与班主任及老师的沟通和联系。

主动向班主任介绍孩子的情况。比如我们在刚开学时就向班主任重点表明:孩子胆小、老实,请老师给予关照。之后,经常向班主任及老师了解情况,坚持每天看一看联系本、并签字,将孩子的点点进步向班主任及老师汇报,这样便于和班主任及时沟通。衡量一个老师的能力不单单是她的教学质量,更应该看她是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及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方式。孩子是否能顺利成长,家长很重要,老师是关键。这一学期来,孩子进步很大,已经能自觉地积极主动举手发言,发言的声音也变得响亮了。孩子通过班主任及老师的培养,变得自信、开朗了,也在学校交了几个朋友。在这方面,作为家长感到十分欣慰。

在现实中,我们发现初中生家庭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,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和学习效果。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:

一、是父母学历低、教育观念落后。这些父母往往缺乏正确的养育知识和科学的教育理念,对孩子过分溺爱或严厉管束,不能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和支持。

二、是教育方式失当、教育影响不一致。这些父母往往采用命令式、强制式或放任式等不合理的教育方法,不能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。同时,他们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和协调的家庭教育风格和目标,导致孩子受到不同甚至相反的影响。

三、是缺乏与孩子沟通交流、关注孩子身心健康。这些父母往往忽视了与孩子建立亲密和信任的关系,没有及时了解和满足孩子在情感、认知、社交等方面的需求。他们也没有重视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,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孩子身心健康。

除这些问题外,家长还要注意这几个教育初中孩子的误区,大多数父母都会犯:

家长了解孩子的真实情感需求?

调查发现,高达63.21%的初中生希望“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肯定”,18.29%的学生希望能自己管理学习,希望家长买学习资料或报班、辅导功课的仅分别为3.96%和5.59%。反映了初中生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欲望,他们想自己做主,较抵触家长的过度关注与关心。

而现实是,很多父母还像小学时给予孩子“保姆式”的教育,事无巨细。47.39%的学生认为家长过度关注学习成绩,管控过严,给他们造成了太大的学习压力。

可见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真实的学业和情感诉求,他们还在用老套的、自由为是的方式教育孩子。而这与孩子的自主愿望就产生了矛盾,引起孩子的叛逆。

家长要对孩子的不开心负责?

很多父母对于孩子比较关心,当孩子因为学习、情感等问题不开心时,父母就迫不及待的想帮助孩子,解决问题,使他们重新变的开心、积极,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有必要对孩子负责。

但是调查却发现,当初中生面临心理压力或负面情绪时,并不希望父母第一时间“伸出援手”,而更希望父母尊重自己,将自己视为独立个体,给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。

异性交往就会导致“早恋”?

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,中国父母普遍对孩子“早恋”比较敏感。

调查显示,48.32%的初中生“愿意”结交异性朋友,而46.34%的家长担心孩子的“学业受影响”,担心孩子“身体受伤害”和“情感受伤害”的分别仅占6.76%和6.52%。

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,在孩子“异性交往”问题上,父母更加保守,更多的是担心“异性交往”的不良后果,但是看不到“异性交往”对孩子成长的促进作用。

正是由于这种保守心态,很多家长严禁控制孩子跟异性交往,24.03%的家长“通常不会同意”,有的甚至给孩子贴上“早恋”的标签,让孩子也扭曲了自己的真实情感,也真的觉得自己是早恋了。

青春期的孩子充满叛逆?

由于受电视、影视、书籍等的大量宣传,很多人对青春期的孩子形成了一种刻板印象:那就是这个时期的孩子叛逆、早恋、不好沟通。

现实生活中,青春期的孩子真的如此可怕吗?

事实上,虽然青春的孩子更加独立,有自己的主张,但是大多数的孩子并没有那么叛逆。只是相对来说,他们比以前小的时候有主见,显得不是那么听话了,但这绝对也算不上叛逆。

只是现在的影视节目为了收视率,刻意的制造冲突,把青春期的孩子描写的那么极端。以至于误导了大多数的父母,使得他们先入为主的认为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叛逆。带着这种“有色眼镜”,反而放大了孩子的正常行为,觉得孩子真的叛逆,导致冲突升级。

上一篇:育儿知识新生儿0-1岁 下一篇:正确家庭观念有哪些
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