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岁逆反期小孩怎么教育

智慧育儿2023-03-18 16:16:38

孩子3岁的逆反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时期。在这阶段,培养孩子的情商非常关键。家长在教育3岁逆反期的小孩时,不仅要注意提高孩子的智商,更要注意对孩子性格和习惯上的培养。所以,如何处理孩子逆反期的问题就成为家长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。

3岁逆反期小孩怎么教育

满足孩子的好奇心。

较小一点的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主要矛盾,大多来源于大人不让孩子干什么,孩子非要干什么。这其实是孩子好奇心的驱使以及强烈的自主愿望,使得他什么都想去尝试一下。父母一味地斥责和制止就会引发孩子的抵抗。

对此,父母应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范围之内允许他去尝试接触新东西,满足他的好奇心,哪怕有时候知道孩子会吃点小小的亏,只要没有危及到人身安全,就放手让他去尝试。我们要相信孩子,只有让他们在亲自实践的同时才能积累生活经验,承受过失败的教训他就知道如何去改进自己,从而体会成功的快乐。

父母要善于尝试改变与孩子对立的状态。

孩子喜欢跟父母作对,多半是因为父母给孩子制造了一个“作对”的氛围,有的父母说孩子太“犟”,多半是因为父母想让孩子去做的事孩子都不愿意去做,而孩子想做的事父母却不让他去做。

此时的父母就要利用自己的智慧,去改善跟孩子的“对敌”关系。

我家孩子刚刚进入第一叛逆期的时候,我忍着脾气耐着性子跟他讲道理,告诉他为什么要刷牙洗脸,为什么要多吃蔬菜水果,为什么不能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,结果一点作用都不起。我一度无法忍受他的无理取闹而对他动手,然而结果却并不如我意,反而越来越糟糕。

慢慢地,我在跟他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掌握了“驯服”他的规律,刷牙的时候他不愿意张嘴,我就故意逗他:“小狗狗的牙齿尖利不尖利呀?”他就“格格”笑着把嘴巴张开让我看,我趁机把牙刷塞进他嘴里,然后嘴里唱着自创的刷牙歌:“左刷刷右刷刷,上刷刷下刷刷,前刷刷后刷刷”,他十分享受地任由我摆弄。差不多牙齿刷完的时候我又说“哇,小狗狗的牙齿刷干净了,白白的”,他就高兴地对着镜子龇着牙齿欣赏半天。从那开始每天刷牙时就重复这样的故事。

此时的我不是他的对立面,而是他的游戏伙伴,我改变了我们之间的对立环境,自然他也就不再跟我作对了。

所以,在某些情况下,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而去埋怨他,也可以多思考一下,如何才能创造更好的外界条件来使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。

用非语言行为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
要知道我们人类的语言文化是非常博大精深的,我们脱口而出的话很容易就变成了指责。孩子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,大人第一反应说出的话可能就是:“你总是把玩具弄得乱七八糟,怎么就不知道自己收拾一下。”孩子不会因为父母说了这样的话就把玩具收拾好,反而会越发变得执拗起来。

其实,在很多情况下,孩子更容易接受父母用表情、目光或者其他肢体语言所传递给他的信息。

当孩子出错的时候,父母可以用严肃的目光或者表情示意他做错了,孩子很快就会停止错误的行为。反之,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,父母可以对他微笑地表示鼓励,或者是拥抱他,他就能感受到父母传达的善意,从而刻意纠正自己以后的言行往好的方面发展。

理解和尊重孩子。

孩子到了两三岁,跟父母对着干是他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阶段,我们需要理解的是,这个阶段的宝宝,简单来说,自我意识开始形成,而后开始探索“我”的力量,想看看自己的行为有哪些影响。一方面他急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愿,感觉“都是我的”;另一方面尚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,更加不知道这种“自我”其实是大人们眼中“自私”“不懂事”“不乖”的表现。

他们开始学习思考,知道什么是“我不想要的”,但不能将其区分于“我应该要的”。他们的身体和动作的发展使他们可以通过一些行为表达自己的态度,抵抗自己“不想要的”,想要“独立”,但认知发展的限制,也限制了他们并不理解行为后果和意义。某种程度上说,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小大人,不再是孩子了,但是一方面他们仍然依赖大人们,就是个两极化的共生体。

如果我们此时用命令的语气说“必须要这样”或者“绝对不能那样”,可能最终换回的就是一场漫长的哭闹拉锯战。如果此时父母能尊重宝宝的想法,给他们有机会去展示自己。可以让宝宝当大人的小帮手,有意识地与宝宝商量一些大事小事,家里的事情,并适当地给予表扬。即使做得不好,也不要批评,而是好好沟通。

以硬制硬是对叛逆孩子最失败的教育方法,所以在和孩子沟通之前,急躁的父母,必需时刻提醒自己,要保持冷静。

另外,3岁孩子在心理上都有哪些特点呢?

第一个特点是喜欢说“不”。

3岁左右孩子独立活动能力逐渐增强,会操作一些简单的物体,懂得了不少事情。他们自以为什么都会做,独立活动的愿望非常强烈:“我自己来”,“我要……我不要……”,“我偏要……”他们常常想到什么就要做什么,不考虑后果,也不知道失败的危险,不听话、执拗、顶撞的情况也多起来了,对成人的要求和安排喜欢说“不”。心理学家把孩子在2-5岁之间集中出现的逆反行为称“第一反抗期”,也称“第一危机期”。

对于3岁的孩子来说,爱唱反调并不是什么大毛病,更不是坏毛病。要觉得孩子不听话就是“不懂事”,这只是他表现自我的方式之一。

孩子说“不”是想通过与别人不同的意见来确认自我价值的存在。

比如:他想要自己穿鞋、穿衣服,那就让他去穿,等他做不好时再去帮他;他想要洗衣服,就给他一块肥皂,让他去洗自己的小袜子;他想扫地,就让他扫,哪怕越扫越脏,当然父母的帮忙是必不可少的。总之,父母要相信孩子,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,那样他们在亲自实践的同时就能积累经验,体会成功的欢乐,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养成对父母说“不”的习惯了。

第二个特点是对一切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。

3岁的孩子想要了解他没见过的事物,会努力钻研,也会刨根问底地没完没了,有时会甚至做出各种尝试和实验。

记得一位朋友跟我说过他们家孩子的事情:

朋友刚买了一台吸尘器,仅仅用了一次,就被他们家孩子肢解了,他很想弄明白头发丝、碎纸屑都跑到哪里去了呢?朋友越阻止,孩子就越是任性地想要尝试,结果是干脆跟宝宝一起做实验了,看看吸尘器“吃”得最快的,是纸屑、绿豆、花生、大米还是玩具锡兵,后来还用圆形的大纸筒套住宝宝的身体,让他扮演“吸尘器”,去吸附各种物品(实际是用手抓进去),切实体验吸尘器的负压工作原理。

其实智力的发展与兴趣有很大的关系,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保护孩子的兴趣,理智对待孩子的好奇心,在孩子感兴趣的时候,给孩子多一些鼓励、指导和建议,让孩子真正学习到知识。

第三个特点是情感变得非常丰富。

3岁的孩子,情感变得丰富起来,爱、高兴、难过、失望、愤怒,基本上所有的情感他都能感受到,比如,一岁以内的孩子看见狗,也许并没有恐惧的感觉,2岁孩子对狗就产生了恐惧,因为他知道狗会咬人,3岁孩子只有在特定时候才对狗产生恐惧,因为他们对狗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。

从我女儿2岁开始,就要求她在吃东西的时候,第一口必须是爸爸或妈妈先吃,如吃苹果时要求女儿:“宝贝,让妈妈先咬一口。”这样做的目的是教育孩子,吃东西时要想着父母吃了没有,时间久了,孩子就会养成关心父母的习惯。等孩子3岁上幼儿园的时候,老师们发现她比别的孩子更有同情心,更懂事。

我们对孩子情感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孩子逐步做到情绪稳定积极,情绪认识准确、表达恰当,并促进高级情感的萌发。

“幼儿叛逆期”没有正确引导,对以后有什么影响呢?

逆反成形,三观不正。

在这个阶段,如果不能好好引导孩子,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指出孩子的错误,并教导他们正确的行为,那么孩子就不会形成正向的思维方式,久而久之,就会慢慢形成孩子的自我意识。也就是我们说的“三观”,“人品”,逆反惯性便伴随一生,成了定性以后就改不了。

错失黄金学习阶段。

我们说3岁看80,孩子3岁左右是接受能力最强的阶段,也是学习各种知识的最佳时期。如果我们能正确引导孩子,那么孩子可以学到很多关于但不限于规则,礼貌,教养方面的知识。相反,孩子每日被情绪左右,这个阶段他们不会学到什么知识,而且长大以后也会出现不爱学习和专注力不够等一系列的问题。

会让孩子形成任性自私的性格。

如果孩子处在叛逆期,我们不能理解和认识孩子的行为并进行正确的引导,要么放任不管,要么过分宠溺,要么打骂指责,这些方式都只会让孩子思想和行为上更偏激。

上一篇:教小孩写字的方法 下一篇:3岁叛逆的孩子怎么教育

猜你喜欢